从计算机底层看待android应用程序的优化(1501210370 邓中洋)

前言

在应用程序的开发中,性能优化是每一个应用程序设计人员无法避免的一项工作。总的来看,性能优化的目标主要有两个,一个是空间上的优化,一个是时间上的优化,空间上的优化主要目标是减少内存占用量,时间上的优化则是为了减少运行耗费的时间。在整个软硬件系统中,软件的总体性能取决于很多因素,比如硬件的本身的性能,编译器的编译质量,算法的优化程度,还有调用的程序库的优化程度,这里,我们站在硬件底层的角度来看待android应用程序的优化,并且介绍一些实用的优化技巧。

应用程序性能优化浅述

写出高效的代码有两条基本的规则,不做没有必要的工作,不创建没有必要存在的数据变量。这两条听着像是废话,但却是所有程序开发者在程序性能优化上必须要注重的两个问题,而且,这两条原则说着简单,实际上却也并不容易办到,因为在实际的应用程序开发中,有很多的冗余操作并不是那么明显,很难看出是冗余的部分。就拿算法领域中的排序算法来说吧,排序算法有很多种,但是其计算复杂度却并有着很大差别,冒泡排序的算法原理简单,但是由于其中包含了许多没有任何意义的比较换序操作,造成算法臃肿,效率不高;二分归并排序和堆排序算法则不一样,这两种了算法在执行过程中,会充分利用前面的比较结果,避免了冗余的操作。实际当中,由于系统过于庞大,很容易造成一些小的性能漏洞,大量耗费cpu的运行时间,干一些并不重要甚至完全没有意义的工作。另外,设计人员的惰性会让他们为了让问题更加直观,增加很多多余的元素,使得程序更加直观,更符合人的思考方式,这样增加了软件的可维护性的同时也会大大降低程序的运行性能,因此,为了有效提高性能,请尽量站在机器的角度思考问题。

android应用程序的优化方式

做过android应用开发的设计人员在接触android之初一定会看到下面这张图:

安卓应用程序框架(android_structure.jpg)

从上图中可以看出android的应用开发的性能优化完全受限于整个应用框架。对于应用开发者来说,他所能看到的就是应用程序框架这一层,因此在别的方面下功夫都是毫无意义的,开发者唯一能做的优化方案便是依据android本身的架构特点编写适应整个框架结构的代码,同时考虑到语言本身暴露的底层信息对程序进行相应的优化。所谓语言所暴露的底层信息,就是语言当中与底层结合比较紧密的部分,比如java语言中定义一个变量时,cpu会为此变量分配相应的内存空间。

避免创建不必要的对象

对象创建永远不会是免费的。每个线程的分代GC给零时对象分配一个地址池以降低分配开销,但往往内存分配比不分配需要的代价大。如果在用户界面周期内分配对象,就会强制一个周期性的垃圾回收,给用户体验增加小小的停顿间隙。Gingerbread中提到的并发回收也许有用,但不必要的工作应当被避免的。 因此,应该避免不必要的对象创建。下面是几个例子:

l 如果有一个返回String的方法,并且他的返回值常常附加在一个StringBuffer上,改变声明和实现,让函数直接在其后面附加,而非创建一个短暂存在的零时变量。

2 当从输入的数据集合中读取数据时,考虑返回原始数据的子串,而非新建一个拷贝.这样你虽然创建一个新的对象,但是他们共享该数据的char数组。(结果是即使仅仅使用原始输入的一部分,你也需要保证它的整体一直存在于内存中。)

3 Int类型的数组常有余Integer类型的。推而广之,两个平行的int数组要比一个(int,int)型的对象数组高效。这对于其他任何基本数据类型的组合都通用。

4 如果需要实现一个容器来存放元组(Foo,Bar),两个平行数组Foo[],Bar[]会优于一个(Foo,Bar)对象的数组。(例外情况是:当你设计API给其他代码调用时,应用好的API设计来换取小的速度提升。但在自己的内部代码中,尽量尝试高效的实现。)

通常来讲,尽量避免创建短时零时对象.少的对象创建意味着低频的垃圾回收。而这对于用户体验产生直接的影响。

避免使用getters和setters

在c++当中,getters和setters方法在调用会被编译器直接翻译为相应的字段访问,而不是函数调用,因此避免了程序跳转带来的额外cpu开销,但是在java语言当中却并没有这样一个灵活的机制,因此为了避免程序的跳转,尽量将getters和setters的调用用字段访问代替。

对常量使用static final修饰符

这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靠近底层的方法,将常量用final修饰符进行限定意味着常量不会进行相应的初始化,整个常量会以常数表的形式存在程序的机器码当中。避免初始化也就意味着避免了冗余操作,但这种方法只在大量的常数定义,比如表格创建当中有效,少量的常量并没有多大的意义。

使用改进的for循环语法

改进for循环(有时被称为“for-each”循环)能够用于实现了iterable接口的集合类及数组中。在集合类中,迭代器让接口调用hasNext()和next()方法。在ArrayList中,手写的计数循环迭代要快3倍(无论有没有JIT),但其他集合类中,改进的for循环语法和迭代器具有相同的效率。

这里有一些迭代数组的实现:

代码示例

zero()是当中最慢的,因为对于这个遍历中的历次迭代,JIT并不能优化获取数组长度的开销。

One()稍快,将所有东西都放进局部变量中,避免了查找。但仅只有声明数组长度对性能改善有益。

Two()是在无JIT的设备上运行最快的,对于有JIT的设备则和one()不分上下。他采用了JDK1.5中的改进for循环语法。

结论:优先采用改进for循环,但在性能要求苛刻的ArrayList迭代中,考虑采用手写计数循环。

合理利用浮点数

通常的经验是,在Android设备中,浮点数会比整型慢两倍,在缺少FPU和JIT的G1上对比有FPU和JIT的Nexus One中确实如此(两种设备间算术运算的绝对速度差大约是10倍)从速度方面说,在现代硬件上,float和double之间没有任何不同。更广泛的讲,double大2倍。在台式机上,由于不存在空间问题,double的优先级高于float。但即使是整型,有的芯片拥有硬件乘法,却缺少除法。这种情况下,整型除法和求模运算是通过软件实现的,就像当你设计Hash表,或是做大量的算术那样。 这条建议在一些对时间敏感的算法比较有用,比如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。

合理使用本地方法

本地方法并不是一定比Java高效。最起码,Java和native之间过渡的关联是有消耗的,而JIT并不能对此进行优化。当你分配本地资源时(本地堆上的内存,文件说明符等),往往很难实时的回收这些资源。同时你也需要在各种结构中编译你的代码(而非依赖JIT)。甚至可能需要针对相同的架构来编译出不同的版本:针对ARM处理器的GI编译的本地代码,并不能充分利用Nexus One上的ARM,而针对Nexus One上ARM编译的本地代码不能在G1的ARM上运行。

当你想部署程序到存在本地代码库的Android平台上时,本地代码才显得尤为有用,而并非为了Java应用程序的提速。

结语

应用程序的优化是一项非常繁复的工作,而且对于开发者本身的能力要求极高,在实际的程序优化中,尽量运用已有的规则来达到最大的优化效果,避免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优化浪费过多的时间,毕竟程序员的时间和精力也是设计中不能忽略的成本。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